目前我国的景区存在着普遍问题,没有以自身的景区文化为出发点来突出景区特色,而是单纯的生搬硬套,为了设计而设计,让设计看起来生硬、不和谐、各景区的差异性不大,没有从游客的角度去体验环境,也没有科学的去研究人体工学、感性知觉等原理。仅仅能够满足辨别方向,指示等基本需求,在设计中也没有很好地考虑审美需求,导视牌零零散散、材质多样不统一、大量缺失公共信息符号外文使用混乱等问题,使得国内很多景区吸引力不够、竞争力不强把游客往外赶。
标识牌导视系统是城市公共体系中的一支庞大队伍,要想使标识牌导视系统科学、有效,首先要根据其功能和所属范围进行层次和等级的划分。标识牌导视系统根据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第一层次是公共交通导视包括了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公路、高架、人行道等;第二层次公共环境导视包括商业环境、展示环境、城市公共设施导向:第三层次是大型盛会,这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导视层次,是一个城市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导视,这其中包含了奥运会、世博会、各类大型展览等。
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和瞬息变化使得我们在行驶的过程中在高速公路上必须依靠清晰科学的导向确保出行安全,在城市公共交通标识牌导视系统中,引导人流、指引方向远远超过了对其艺术的需求,因此公共交通标识牌导视系统属于最高层次的导视级别,具有功能性和强制性特征。
在第二层次中我们可以看出空间环境相对放松、人流速度缓慢,导视设计的自由度也提升。在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下,艺术性需求开始放大,因此该层次的标识牌导视系统具有个性化、艺术性的特征。
第三层次因其举办方式和形式的灵活性,导视具有阶段性、临时性的特征。例如我国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标识牌导视系统不仅在两次盛会中给各国运动员和相关人员提供指示参考,同时也成为了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评价。